教学管理

当前位置: 首页>>教学管理>>教学通知>>正文

关于开展校级一流课程申报建设工作的通知

2020年04月10日 16:43  点击:[] 审核人: 编辑人:李平平


各学院: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附件1),实施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推动我校教师全员参与课程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和模式创新,形成打造“金课”淘汰“水课”的改革氛围,提升学校课程建设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经研究,学校决定开展2020年校级一流课程申报建设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目标

全面开展一流课程建设,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重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创新,提高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借以促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及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课程类型

本次校级一流课程申报,分为“线上课程、线下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社会实践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等五种课程类型。具体如下:

(一)线上一流课程。即突出优质、开放、共享特色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亦即慕课。该类课程应围绕“学生受益第一、开放共享为先”的基本理念,重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重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强化线上与线下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具有跨区域、跨学校推动高校共享优质课程资源的特点。

(二)线下一流课程。主要指以面授为主的课程,但区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课程。是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重点,重塑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打破课堂沉默状态,焕发课堂生机活力,较好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主战场作用的课程。

(三)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主要指基于慕课、专属在线课程(SPOC)或其他在线课程,运用适当的数字化教学工具,结合本校实际,对校内课程进行改造,安排20%—50%的教学时间实施学生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面授有机结合,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打造在线课程与本校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混合式“金课”。大力倡导基于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应用的线上线下混合式优质课程申报。

(四)社会实践一流课程。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通过“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等活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建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课程应为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非实习、实训课程,配备理论指导教师,具有稳定的实践基地,学生70%以上学时深入基层,保证课程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五)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即结合专业课程特点,解决真实实验条件不具备或实际运行困难,涉及高危或极端环境,高成本、高消耗、不可逆操作、大型综合训练等问题的,教学效果优良,开放共享的虚拟仿真实验课程。

三、申报条件

申报课程应有一定建设基础,可充分利用校级主干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资源基础,同时须至少经过两个学期或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取得实质性改革成效,具有鲜明特色、良好的教学效果,并承诺入选后将持续改进。符合相关类型课程基本形态和特殊要求的同时,在以下多个方面具备实质性创新,有较大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一)教学理念先进。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必须体现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作用,致力于开启学生内在潜力和学习动力,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课程教学团队教学成果显著。课程团队教学改革意识强烈、理念先进,人员结构及任务分工合理。主讲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学术造诣,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教学能力强,能够运用新技术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三)课程目标有效支撑培养目标达成。课程目标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培养。

(四)课程教学设计科学合理。围绕目标达成、教学内容、组织实施和多元评价需求进行整体规划,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设计合理。

(五)课程内容与时俱进。课程内容结构符合学生成长规律,依据学科前沿动态与社会发展需求动态更新知识体系,契合课程目标,教材选用符合教育部和学校教材选用规定,教学资源丰富多样,体现思想性、科学性与时代性。

(六)教学组织与实施突出学生中心地位。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创新教与学模式,因材施教,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资源共享、知识生成,教学反馈及时,教学效果显著。

(七)课程管理与评价科学且可测量。教师备课要求明确,学生学习管理严格。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等采用多元化考核评价,过程可回溯,诊断改进积极有效。教学过程材料完整,可借鉴可监督。

四、申报程序

(一)切实做好校级一流课程申报建设的整体实施工作。请各学院认真研究学习《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附件1)文件,分析学院专业课程特点及发展要求,盘清课程建设基础,结合学院及专业建设要求,积极动员并指导教师进行申报。

(二)参照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要求填报申报材料。课程负责人可参考另行发布的《楚雄师范学院关于一流课程申报的指导意见》填写《楚雄师范学院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见附件2-1、附件3),并提交相关附件材料,申报书与附件材料的清单目录一并按每门课程单独装订成册,一式两份。

(三)按照时间节点要求报送申报材料。以学院为单位报送申报材料,请各学院将《楚雄师范学院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附件2-1、附件3)和《楚雄师范学院一流课程推荐汇总表》(附件4)的纸质材料于2020年5月20日前报送至教务处教研科,电子版材料及视频等以每门课程为单位压缩,学院汇总后发送至shenlixin@cxtc.edu.cn,压缩文件包名、邮件名为:课程名称+课程负责人+校级一流课程。

五、申报要求

本次课程申报,要求各学院在学校已开展多年的校级主干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动员,认真组织申报,具体的申报数量要求如下:

(一)线上一流课程,每学院申报课程不少于1门;

(二)线下一流课程,每学院申报课程不少于1门;

(三)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每学院申报课程不少于2门;

(四)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各学院结合专业课程特点进行申报;

(五)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各学院结合专业课程特点进行申报。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地理科学四个专业各自必须申报不少于2门的课程。

六、认定及管理

学校将组织有关专家,对课程的学术水平、内容质量、课程应用效果等进行综合评议,确定校级一流课程名单。认定为校级一流的课程,均须继续建设与完善。学校将对课程运行情况持续进行监督和管理,对不符合要求的课程实施退出机制。校级一流课程认定及管理办法另行通知。

未尽事宜,请联系教务处沈立新老师,电话3110035。

此通知

教务处

2020年4月10日


  • 附件【附件1—4.zip】已下载

上一条:关于开展2020届本科毕业生学分清查和毕业资格及学士学位资格审核工作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加强在线教学学习效果评估检测的通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