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就业

当前位置: 首页>>招生就业>>招生简章>>正文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2021年招生简介

2021年03月25日 11:37  点击:[] 审核人: 编辑人:吴桂兰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招生简介

School of Fine Arts And Design

学院简介

云南省创新创业改革试点院系, 现有美术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雕塑、工艺美术5个本科专业,有专兼职教职工3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8人,硕士生导师2人,在读博士5人,在校学生近700人。拥有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科研平台、专业能力实践基地彝族文化创意产业研发中心、民族民间工艺与数码艺术研究所。

多年来,坚持“把学院建设成为楚雄地区艺术教师和应用型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艺术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要窗口,研究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重要阵地,进而成为办学优势突出,办学特色鲜明,办学效益明显,在同类高校艺术学院中具有较强办学实力和竞争力的办学实体”的办学定位,秉承“笃学尚行,扬美崇善”的校训,“育人为本,创新至达”的院风,“言传身教,德高艺精”的教风,“崇知贵能,德艺双修”的学风,积极培育融地方性.师范性.应用性于一体的办学特色,为省内外培养了近2000多名本专科艺术人才,为艺术教育和社会文化艺术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专业简介

美术学专业简介(专业代码:130401)

(要求:限800字以内)

师范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美术学专业响应“转型发展、服务地方”的改革方针,以培养应用型的中小学美术教师为主要目的,强化美术造型基本功训练,拓展技能方向,开发美术教学实践基地,丰富学生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为服务地方培养具有高素质、适应能力强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应用型人材。

【主修课程】专业以专业素描二、色彩二、艺术学概论、中国美术史、油画、中国画、书法、国画创作、油画创作、美术教学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心理学、教育学等为核心课程。强调政治正确,注重实践活动与素质拓展,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能力。

【师资水平】本专业现有任课教师24人,外聘兼职教授3人。专业教师10人,副教授5人,讲师5人,在读博士生1人、研究生学历5人,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四川美院、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艺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等高等院校。

【职业能力】确立以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扎实的美术功底为核心,培养学生掌握美术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规律,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课堂教学技能,并能因地制宜、勇于创新、适应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需要的创新教师教育实践能力。进一步掌握设计类、手工类、民族民间工艺类等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参与民族民间美术发展进程。

【就业岗位】毕业生就业岗位囊括:①中小学、幼儿园美术教师②文化馆(站)美术工作者③美术设计专业人才④电视台、新闻出版单位的相关编辑、设计、制作工作⑤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宣传工作者⑥其它与专业相关的就业岗位。

在回访的用人单位中,认为我院毕业生具有以下优势:一、任劳任怨;二、业务扎实;三、有敬业精神;四、集体观念和荣誉感强,把学校的发展与个人成长联系起来。

【办学特色】培养目标明确,强调学生美术学科素养、人文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全面养成,毕业后再度回到生源地从事当地学校的基础美术教育教学工作;教师团队优势强,发挥在专业技能、史论知识、书法篆刻技能和美术教育理论等方面的团队协作精神;拓展技能实践方向,与地方合作、服务地方,依托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活态传承与产业化研究,拓展专业技能实践方向与内容,提高就业发展空间。

【荣誉称号】教师科研创作取得优异成绩,多项项目获省、州、校级立项,文章刊发于国家级、省级多家核心杂志,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省、州级展览并获奖;2019年“高教社杯”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师教育联盟第七届师范专业大学生教学技能竞赛,获得一、二等奖各一项。在校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学科竞赛,并多次在省州级高校课赛、画展中获奖。

【就业情况】该专业近三年平均就业率为98.3%。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专业代码:130502)

(要求:限800字以内)

非师范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立足楚雄,面向云南,辐射全国,秉承地方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和“思想品德优,专业基础实,职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使学生了解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源流和未来发展趋势,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在广告、包装、印刷、出版、文化、旅游等行业从事广告策划、创意设计、编辑排版、插画设计、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设计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修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图形创意、广告设计、品牌形象设计、广告策划、标志设计、包装设计、插画设计、书籍设计。

特色课程:民族民间工艺、彝族艺术与文化、彝族图案与现代设计、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师资水平】有专兼职教师15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2名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充分吸收社会各界优秀教学资源,聘请行业有代表性的技资深人士进行协同授课。

【职业能力】(1)掌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系统知识、创意方法和表现技术,具备较强的软件操作能力;(2)能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够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独立、系统地开展策划、创意、设计、表现、制作工作;(3)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组织和管理、协作能力,具备创意思维能力,能够胜任公司设计总监、创意总监或者其他管理岗位;(4)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能够紧跟时代和专业发展,不断更新创意理念。(5)熟悉相关专业领域内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专业需求和发展动态,具有专业作品赏析能力。

【就业岗位】就业前景较好,就业率较高。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为平面设计、广告业、出版业、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业、界面设计、创意策划业、职业院校教师等。

【办学特色】

1、秉承“传承文化、国际视野”的培养理念。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汲取民族艺术营养,学习现代众家设计方法,把握当代审美特征,突出创新思维核心,强化实践应用目标。

2、遵循“内涵发展,开放办学,协作育人” 的指导思想。对内打牢基础、系统学习、强化实践,对外多方合作、促进交流、协作育人。与泰国清莱皇家大学、东方大学等院校;与楚雄市、永仁县等地方政府;与文化馆、美术家协会等部门进行人才培养、项目实践等合作,积极联通校校、校地、校企多方合作渠道,引入社会优质资源开展专业教学,形成了“校、地、企”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体系。

3、完善“应用型+实践创新型” 的人才培养模式。采取平台建设、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学科竞赛、校地企联动、全程实践、项目驱动等措施构建了“综合实践-艺术创新-项目实践”三位一体的应用型教学体系。

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项目直接对接市场,实现教研产融合。完成了“美丽彝州·品味双柏”、“美丽彝州·品味永仁”、“楚雄新八景”等项目合作,形成“项目式”教学特色。为地方文化传承、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建立了“学科竞赛、以赛促教”、“技能培训+企业实践+职业认证”的实践教学模式。

【荣誉称号】本专业为云南省创新创业改革试点院系示范专业,校级重点学科、应用型示范专业,获云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师生荣获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等国家级、省级专业比赛奖项近百项

【就业情况】该专业近三年平均就业率为100%。

环境设计专业(专业代码:130503)

(要求:限800字以内)

非师范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秉承学校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和“思想品德优,专业基础实,职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目标,立足楚雄,面向云南,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培养掌握环境设计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并具有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能在艺术环境设计机构胜任建筑装饰、设计(工程)公司,设计效果图表现、设计培训等机构,从事室内设计、景观设计、设计表现以及装饰施工监理等相关领域工作的高素质环境设计复合应用型人才。

【主修课程】设计素描、色彩、计算机辅助设计,人体工程学,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环境艺术设计原理,建筑制图,设计概论,室内设计,公共空间室内设计,景观设计,景观案例教学,AutoCAD职业应用等。

【师资水平】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20人,其中教授3人,副高级职称12人(副教授7人、高级工程师、评标专家库专家5人)),讲师5人。专业有教师10人,外聘行业教师10人。任课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达75%。

现有专任教师学缘结构优良且具有多年实际设计(工程)项目(主持、参与)经历,5人受聘担任企业设计师。

立足现有实践基地,建立校、企双向选择机制,在学生实习整个过程中实施项目顶岗竞争,实现效益共享,合作双赢。利用地方设计项目,校企合作,企业专家、设计师进课堂、实验室参与指导设计,构建协同培养新机制。

本专业师生除了完成校内日常教学任务外,积极参加各种专业赛事,获得省优秀毕业作品联展一等奖一项,优秀奖三项,全省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三等奖,“彩云南”主题设计大赛铜奖二项,大艺展一等奖一项,首次参加“红土杯”设计大赛即获得银奖、铜奖各一项,其它优秀指导、组织奖若干。

【职业能力】本专业毕业生可获得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等方面的职业能力系统训练,具备获取环境设计相关资格证书能力。

【就业岗位】毕业生能在艺术环境设计机构胜任建筑装饰、设计效果图表现、设计培训等机构,从事室内设计、景观设计、设计表现以及装饰施工监理等相关领域工作。

【办学特色】本专业经过几年的办学实践和建设,初步形成产教融合,协作育人,双向培养,学而致用。设计实践成果理论转化,反哺课堂教学。本土实际项目进课堂,依托专业课堂、实验室,校内外教师、专家协同互补,真正实现设计引导消费,项目锤炼专业,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同步的特色。

具体来说,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1)明确了服务地方城乡环境建设的实践教学方向;

(2)探索并完善校地、校企合作培养,以实践促教学,以教学促实践的教学模式;

(3)建立双向导师制和作品形成性成绩评价标准。

【荣誉称号】本专业师生除了完成校内日常教学任务外,积极参加各种专业赛事,获得省优秀毕业作品联展一等奖一项,优秀奖三项,全省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三等奖,“彩云南”主题设计大赛铜奖二项,大艺展一等奖一项,首次参加“红土杯”设计大赛即获得银奖、铜奖各一项,其它优秀指导、组织奖若干。

【就业情况】该专业近三年平均就业率为99.3%。

工艺美术专业(专业代码:130507)

(要求:限800字以内)

非师范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楚雄,服务云南,辐射全国,秉承学校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和“思想品德优,专业基础实,职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文化素质,系统掌握工艺美术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熟练将传统手工艺理论与现代工艺技术结合,具备工艺品设计和制作、工艺品色彩搭配的基本能力。本专业旨在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工艺品设计和制作、广告宣传、产品销售、陶艺工艺品设计与制作、烙画制作、活动策划、服装设计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主修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中外工艺美术史、图形创意、软陶创作、图案设计、烙画技法、陶艺设计、烙画创作、陶瓷文创产品设计。

特色课程:本专业开设《民族民间工艺》、《彝族艺术与文化》、《陶艺设计与创作》、《烙画设计与创作》等特色课程及校级精品课程《图形创意》,构建体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特色鲜明的项目课程体系。

【师资水平】共有专兼职教师12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2名,讲师8名。外聘工艺美术大师8名。充分吸收社会各界优秀教学资源,聘请行业有代表性的技能专家、工艺传承人为客座教授进行协同授课或讲座交流。

【职业能力】毕业生可获得(1)掌握相关工艺美术专业方向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相关工艺美术专业方向领域内的设计方法和有关技术;(3)具有相关工艺美术专业方向领域内的工艺美术品进行设计制作的基本能力;(4)熟悉相关工艺美术专业方向领域内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相关工艺美术专业方向领域内产品的应用前景、需求和发展动态;(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就业岗位】本专业的就业前景不错,就业率较高。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为工艺品设计和制作、旅游纪念品开发,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等工作。广告业、商场、印刷业、影楼、房地产行业中楼盘的整体设计策划、设计。

【办学特色】

1、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现代工艺设计 立足肥沃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汲取充足的养分,站在历史的肩膀上创新,将国之精髓再发展。课程设置充分融合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之精妙,滋养工艺美术专业发展。 2、挖掘地域民族优势,创新专业特色发展

身处彝族自治州,挖掘地域民族资源优势,研究少数民族艺术之美,走专业特色创新之路。与楚雄彝族自治州政府、文化馆、美术协会、刺绣协会、彝族文化研究所等文化艺术部门、民族工艺美术相关单位紧密联系,做到教学与研究并行,增强专业潜力与竞争力。 3、对接优秀工艺美术师者,构建专业特色工作室

与楚雄及云南省相关优秀工艺美术大师建立广泛的联系,形成协同育人体系,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充足的教师资源,并且与相关的工艺加工场所、制作公司、设计公司等单位进行课程共建、工作室共建。通过工作室实训项目训练,进一步强化实践能力,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实训项目可直接对接市场,实现产教研的融合,服务社会和经济发展。

【荣誉称号】

2020年教师指导学生获2020年第九届“挑战杯”云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秀奖。

2020年获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一项。

2019年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云南赛区优秀奖1项。“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1项;

2017级工艺美术班一名学生荣获国家级奖学金;

2018年获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一项。

学生荣获校级、院级各种活动比赛获奖达100多项。

【就业情况】该专业从2017年开始招生。

咨询电话:

学校网址:http://art.cxtc.edu.cn/

下一条:美艺学院聘任本学院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获奖学生担任“学生资助宣传大使”

关闭